目前,海南全島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任務均已取得階段性進展,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,確保今年具備封關硬件條件、明年完成封關各項準備、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。
海南全島封關運作意味著什么?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?
什么是封關?
“封關”是一個海關術語,即海南全島成為一個“境內關外”區域,海南島內可以享受零關稅等優惠政策。在這一特定區域內,“封關”的概念也可以簡稱為:一線放開,二線管住,島內自由。
由此可見,“一線”是對外,“二線”為對內,島內是自由的。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李世杰對此進行了解釋。
李世杰:“一線放開”是指海南與中國大陸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打開了,國際上的貨物可以自由進出海南,讓海南和全世界實現貿易的高度自由;“二線管住”是指國際上的貨物進入內地依然要受國內監管,保證國內貿易的一致性。如果貨物進入內地,需要加征關稅。
“封關”不是“封島”,恰恰相反,全島封關運作意味著海南自貿港與外界的聯通將更加順暢,是更高水平的開放。另一方面,全島封關運作下,海南自貿港和內地在貨物、物品、運輸工具出入等方面的聯通是“有管理”的聯通,這也為自貿港的制度建設帶來挑戰和機遇。
△海南博鰲海濱
海南封關會產生什么影響?
封關運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:
海南省委深改辦(自貿港工委辦)二級主任科員楊臨介紹,封關運作后,一方面,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絕大多數進口商品(征稅商品目錄以外)是免關稅的;
另一方面,禁限類清單以外的貨物可以實現自由進出,海南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將更加頻繁,促進進出口貿易繁榮發展,促使海南更多地參與到國際分工中。
李世杰介紹,封關運作后,一方面,進口商品進入到海南可以享受免稅待遇,因此,島內消費者可以以較低價格購買國際商品;
另一方面,人員開放也將面向更多國家實行更加開放的免簽政策,將會有更多的外來人才到海南開展商務、旅游等。
海南封關需要做哪些準備?
2018年,黨中央宣布支持海南逐步探索、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。五年來,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,大批產業項目紛紛落地。
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里程碑性工程。據了解,海南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主要包括64項工作任務、31項建設項目(口岸建設、海關查驗設備等)和27項壓力測試事項,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進,確保2025年底前全島封關運作。
為減少封關前后壓力落差,避免封關后出現重大風險,海南將爭取80%以上的自貿港政策在封關前充分測試、落地實施。李世杰說:“‘一線放開’之后,要防范貿易風險、投資風險、金融風險,還包括數據安全、網絡風險以及公共衛生風險,這都是海南封關運作后要重點防控的各類風險。”
來源:“央視新聞”微信公眾號